髯口
拼音: | rán kou |
注音: | ㄖㄢˊ ㄎㄡˇ |
髯口的意思
词语解释:
髯口
(1) 表演中国传统戏剧时演员口上所挂的假髯
英
引证解释:
⒈ 也称口面。传统戏曲演员扮演脚色时所戴假须。因身分、性格不同而种类各异。
引《北京晚报》1983.2.25:“趟马时他右手绕马鞭,左右甩鞭,勒马,两层水袖不散,髯口(胡子)不乱。”
《人民文学》1982年第4期:“怎么不戴髯口就上去啦。”
《新民晚报》1968.8.7:“戴上了黑三髯口,会影响他引吭高歌吗?”
国语词典:
国剧演员所挂的假胡须。用头发或马尾等制成。
词语翻译
英语
网络解释:
髯口
- 1、之称,所以都会加上演关羽时专用的大髯口,称为“五绺”。
- 2、头戴驸马套加翎子狐尾,黑三的髯口。
- 3、老生抬起头,摘下髯口,坐在门槛上对老大爹说。
- 4、只见灵官身穿黄靠,头戴紫金冠,额头上画着一只慧眼,鼻下挂着火红的髯口,两鬓飘下串串黄钱,腰间悬着一只活公鸡,纹丝不动地坐在戏台正中。
- 5、如《表功》中的秦琼,念白多达百余句,边念边做,腰、腿、身、手、髯口、眼神各显其能,均有交代。
字义分解
与髯口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