胪传
拼音:lú chuán
注音:ㄌㄨˊ ㄔㄨㄢˊ

胪传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对下传告。 2.专指传告皇帝诏旨。 3.犹胪唱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对下传告。

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儒以诗礼发冢,大儒臚传曰:‘东方作矣,事之何若?’”
成玄英疏:“从上传语告下曰臚。臚,传也。”

⒉ 专指传告皇帝诏旨。

《新唐书·齐映传》:“映为人白晳长大,言音鸿爽,故帝常令侍左右,或前马臚传詔旨。”
宋程大昌《演繁露·胪传》:“今之臚传,自殿上至殿下,皆数人抗声相接,使所唱之语,联续远闻。”
清钱谦益《神宗显皇帝挽词》之四:“侍从朱衣隔,臚传玉笔遗。”

⒊ 犹胪唱。

宋杨万里《侍立集英殿观进士唱名》诗:“殿上臚传第一声,殿前拭目万人惊。”
明梅鼎祚《玉合记·逢世》:“臚传三殿日华重,满眼英雄。”
清赵翼《七十自述》诗:“一桂枝高手已攀,臚传声里另排班。”

国语词典:

上级传话给下级。

网络解释:

胪传

  • 胪传意思是专指传告皇帝诏旨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ㄌㄨˊ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EHNT
    • 五行

    (动)〈书〉陈列:~列|~陈。

      • 拼音chuán,zhuàn
      • 注音ㄔㄨㄢˊ,ㄓㄨㄢˋ
      • 笔划6
      • 繁体
      • 五笔WFNY
      • 五行

      chuán

      1. 转(zhuǎn )授,递:传递。传输。传戒。传统。言传身教。

      2. 推广,散布:宣传。流传。传名。传奇(a.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;b.中国明、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;c.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)。

      zhuàn

      1. 解说经义的文字:经传。《左传》。

      2.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:小传。自传。纪传。传记。传略。树碑立传。

      3.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:《水浒传》。

      4.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,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:传舍(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