射声
拼音:shè shēng
注音:ㄕㄜˋ ㄕㄥ

射声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汉代武官。射声校尉的简称。汉武帝初置八校尉之一。
比喻射技精良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汉代武官。射声校尉的简称。 汉武帝初置八校尉之一。

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射声校尉掌待詔射声士。”
颜师古注引服虔曰:“工射者也。冥冥中闻声则中之,因以名也。”
南朝宋谢惠连《祭古冢文》:“射声垂仁, 广汉流渥。”

⒉ 比喻射技精良。

唐令狐楚《少年行》:“等闲飞鞚秋原上,独向寒云试射声。”
清顾炎武《赠于副将元剀》诗:“乍领射声兵,南都已沦倾。”

国语词典:

职官名。射声校尉的简称。为汉武帝所置于京师的屯兵八校尉之一。官秩二千石,掌宿卫兵。因冥冥中闻声即射,故称为「射声」。

网络解释:

射声

  • shè shēng ㄕㄜˋ ㄕㄥ
  • 射声(射声)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shè
    • 注音ㄕㄜˋ,ㄧㄝˋ,ㄧˋ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MDF
    • 五行

    shè

    1. 放箭:射箭。后羿射日。

    2. 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:射击。扫射。发射。射程。射手。

    3. 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:喷射。注射。

    4. 放出光、热、电波等:射电。辐射。射线。照射。反射。

    5. 有所指:暗射。影射。

    1. 〔射干〕古书上的一种草,根可入药。

    2. 〔仆射〕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,宋代以后废。

    1. 〔无射〕a.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;b.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。

    • 拼音shēng
    • 注音ㄕㄥ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NR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(~儿)声音:雨~。

    (2)(量)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:喊了两~。

    (3)(动)发出声音;宣布;陈述:~东击西。

    (4)(名)名声:~誉|~望。

    (5)(名)声母:双~叠韵。

    (6)(名)字调:平~|四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