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令
拼音: | jiǎ lìng |
注音: | ㄐ一ㄚˇ ㄌ一ㄥˊ |
甲令的意思
词语解释:
第一道法令;朝廷颁发的重要的法令。
引证解释:
⒈ 第一道法令;朝廷颁发的重要的法令。
引《汉书·韩信彭越等传赞》:“唯吴芮之起,不失正道,故能传号五世,以无嗣絶。庆流支庶,有以矣夫,著于甲令而称忠也。”
颜师古注:“甲者,令篇之次也。”
《宋书·庐江王祎传》:“朕应天命,光宅四海……永垂画一,著于甲令。”
《易·蛊》“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” 唐孔颖达疏:“甲者创制之令者,甲为十日之首,创造之令,为在后诸令之首,故以创造之令谓之甲。故汉时谓令之重者,谓之甲令,则此义也。”
清钱谦益《吴中名贤表扬续议》:“国家崇奬名节,风励流俗,著之甲令。”
网络解释:
甲令
字义分解
- 拼音jiǎ
- 注音ㄐㄧㄚˇ
- 笔划5
- 繁体甲
- 五笔LHNH
(1)(名)天干的第一位。参看〔干支〕。
(2)(动)居第一位:~等|桂林山水~天下。
(3)(名)(Jiǎ)姓。
(4)(名)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:龟~。
(5)(名)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:指~。
(6)(名)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;用金属、皮革等制成:盔~|装~车。
(7)(名)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;参看〔保甲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