炮燖
拼音:pào xún
注音:ㄆㄠˋ ㄒㄨㄣˊ

炮燖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烧炙。语出宋罗泌《路史.禅通纪.炎帝》:"﹝炎帝神农氏﹞修火之利,以炮以燖。"

引证解释:

⒈ 烧炙。

语出宋罗泌《路史·禅通纪·炎帝》:“﹝炎帝神农氏﹞修火之利,以炮以燖。”
清姚燮《双鸩篇》:“马死弃鞍轡,茧足徒步如炮燖。”

网络解释:

炮燖

  • 炮燖,汉语词汇,拼音pào xún ,意思是烧炙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páo,bāo,pào
    • 注音ㄆㄠˊ,ㄅㄠ,ㄆㄠˋ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OQNN
    • 五行

    páo

    1. 烧:炮炙。炮烙(luò)。炮制。

    bāo

    1.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: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炮干。

    2. 一种烹调方法,在旺火上急炒:炮羊肉。

    pào

    1. 重型武器的一类,有迫击炮、高射炮、火箭炮等:炮兵。炮弹。

    2. 爆竹:鞭炮。花炮。

    3. 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“炮”。

    • 拼音xún
    • 注音ㄒㄩㄣˊ
    • 笔划1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OVAF

    1.用火烧熟。

    2.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:“祭礼有腥、~、熟三献。”

    3.方言,用开水烫后去毛:扬汤~毛。鸭毛不~不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