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窝
拼音:gēn wō
注音:ㄍㄣ ㄨㄛ

根窝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清代盐商专卖凭证。起源于明万历时纲法的窝本。清沿明制,两淮课盐,招商人认窝缴纳银两,发给专卖凭证,谓之"根窝"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清代盐商专卖凭证。起源于明万历时纲法的窝本。 清沿明制,两淮课盐,招商人认窝缴纳银两,发给专卖凭证,谓之“根窝”。

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勘两淮盐务,奏上节浮费、革根窝等八条,并请裁盐政,由总督兼辖。”
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十四:“近世银币日穷,银价日贵,於是有议变通行楮币者。其法本於唐之飞钱, 宋之交会,其用同於近日北五省之会票, 淮南之根窝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五回:“有部帖的盐商,叫做‘根窝’。有根窝的,每盐一引,他要抽银一两,运脚公用。”

网络解释:

根窝

  • 根窝亦称“窝根” 。 清代食盐运商的专利凭证。源于明代的“窝本”。明行纲法后,商人依据纲册运销食盐的专利权证称“窝本”。清初沿明制,两淮盐课招商认窝缴纳。有根窝的可世袭其业,称为窝商。盐商取得根窝,初需纳费银一二千两。以后就可凭根窝垄断一定地区的食盐运销。道光时,窝商多不自运,常将“年窝” (每年呈经政府硃批的凭单,转售他人,或将根窝典质于人,凭一纸虚根,坐收厚利。) 道光十一年 (公元1831年) ,陶澍改行票法时废止根窝,但后来又变相恢复纲法,盐商所领部帖,亦成根窝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gēn
    • 注音ㄍㄣ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SVE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(~儿)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;分直根和须根两大类。根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;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;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。

    (2)(名)比喻子孙后代。

    (3)(名)方根的简称。

    (4)(名)代数方程的解。

    (5)(名)化学上指带电的基:氨~|硫酸~。

    (6)(名)(~儿)物体的下部或某部分和其他东西连着的地方:耳~|舌~|墙~|~基|~底。

    (7)(名)(~儿)事物的本原;人的出身底细:祸~|刨~问底|我们是老街坊;彼此都知~知底。

    (8)(副)根本地;彻底:~究|~治|~绝。

    (9)(名)依据;作为根本:~据|无~之谈。

    (10)(~儿)(量)用于细长的东西:两~筷子|一~无缝钢管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ㄨㄛ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WKW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鸟兽、昆虫住的地方:鸟~。

    (2)(名)比喻坏人聚居的地方:贼~。

    (3)(名)比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:~儿。

    (4)(名)凹进去的地方:山~。

    (5)(动)窝藏:~赃。

    (6)(动)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:~火。

    (7)(动)使弯或曲折:把铁丝~个圆圈。

    (8)(量)用于一胎所生的或一次孵出的动物(猪、牛、羊、狗、鸡等):一~小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