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气
拼音: | yǔ qì |
注音: | ㄩˇ ㄑ一ˋ |
词性: | 名词 |
语气的意思
词语解释:
语气
(1) 说话的口气
例
英
(2) 表示陈述、疑问、祈使、感叹等分别的语法范畴
英
引证解释:
⒈ 说话的口气。
引唐卢发《酒令》诗:“暂来关外分优寄,不称宾筵语气粗。”
清平步青《霞外攟屑·斠书·<全唐文>纪事》:“此条语气不伦,尤不止如洪迈所誚矣。”
老舍《牺牲》:“老梅的语气不对,我听着。”
⒉ 表示陈述、疑问、祈使、商榷、感叹等各别的语法范畴。
国语词典:
说话的口气。有决定、商榷、疑问、惊叹、祈使、命令等的分别。
网络解释:
语气
语气的近反义词
近义词
- 1、算一个句子的,因为感叹号就是用来加强语气,用于一句话的结尾。
- 2、可以有不同的时态,语态和语气。
- 3、在我已经能够平淡的记忆起你了,我也已经能够用不伤心的语气来说起你了,我也已经能够不流下眼泪地说出已经去天国了,我已经可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你了。
- 4、或许是他真的忘记了,我觉得你应当慢慢的向他诉说借钱时的情况,越详细越,以便他更容易想起来,语气要婉转一些,不要说太强硬的话,现在的社会,就是要钱不要啊,以后尽量不要借出去钱就是了,当然有急事除外。
- 5、他的语气变得循循善诱起来。
- 6、如果妈妈有些生气了,不妨走到孩子跟前,帮助他停下手里的事情,看着他,用柔和的语气说出自己想说的话。这样,同时也能让自己平静下来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yǔ,yù
- 注音ㄩˇ,ㄩˋ
- 笔划9
- 繁体語
- 五笔YGKG
- 五行木
yǔ
1. 话:语言。汉语。英语。语录。语汇。语重心长。
2. 指“谚语”或“古语”:语云: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。
3. 代替语言的动作:手语。旗语。
4. 说:细语。低语。
yù1. 告诉:不以语人。
- 拼音qì
- 注音ㄑㄧˋ
- 笔划4
- 繁体氣
- 五笔RNB
(1)(名)气体:毒~|煤~|沼~。
(2)(名)特指空气:~压。
(3)(名)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:天~|~候|~象|秋高~爽。
(4)(名)气息:没~了|上不来~。
(5)(名)味:香~|臭~。
(6)(名)人的精神状态:勇~|朝~。
(7)(名)人的作风习气:官~|娇~。
(8)(动)生气;发怒:~人。
(9)(名)欺压:再也不受资本家的~了。
(10)(动)使人生气:你别~我。
(11)(名)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:元~。
(12)(名)中医指某种病象:你别~我。(名)欺压
(13)(名)欺压
与语气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