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土
拼音:zhì tǔ
注音:ㄓˋ ㄊㄨˇ

制土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谓按土地肥硗而列其等差。

引证解释:

⒈ 谓按土地肥硗而列其等差。

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先王制土,籍田以力,而砥其远邇。”
韦昭注:“制土,制其肥磽以为差也。”
《商君书·徕民》:“其山陵、藪泽、谿谷,可以给其材,都邑、蹊道,足以处其民,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。”
汉班固《白虎通·封公侯》:“制土三等何?因土地有高、下、中。”

网络解释:

制土

  • 制土,拼音是zhì tǔ,是一个汉语词汇,释义为按土地肥硗而列其等差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zhì
    • 注音ㄓˋ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MH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制造:~版|~币|~表|~革|~件|~冷|~品|~钱|~糖|~图|~药。

    (2)(动)拟定;规定:~定|因地~宜。

    (3)(动)用强力约束;限定;管束:~伏|管~。

    (4)(名)制度:法~|所有~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ㄊㄨˇ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FFF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泥土;土壤

    (2)(名)土地。

    (3)(副)本地的;地方的:~特产|~俗。

    (4)(名)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、产品、人员等:~方|~招儿。

    (5)(形)不合潮流;不开通:~气。

    (6)(名)未熬制的鸦片:烟~。

    (7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