砭针
拼音: | biān zhēn |
注音: | ㄅ一ㄢ ㄓㄣ |
砭针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见"砭针"。
引证解释:
⒈ 同“砭石”。参见“砭石”。
引《山海经·东山经》“高氏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箴石” 晋郭璞注:“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。”
按,砭,原误作“抵”。 唐柳宗元《报崔黯秀才书》:“吾不幸蚤得二病,学道以来,日思砭鍼攻熨。”
宋范成大《病中》诗之二:“通身都放下,何用觅砭鍼?”
国语词典:
中国古代用以刺扎人体穴位,或刺切脓包及放血的石针。参见「砭石」条。
网络解释:
砭针
字义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