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路
拼音:sī lù
注音:ㄙ ㄌㄨˋ
词性: 名词

丝路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《淮南子.说林训》:"杨子见逵路而哭之,为其可以南,可以北;墨子见练丝而泣之,为其可以黄,可以黑。"后因以"丝路"比喻世事无常﹑多变。 2.丝绸之路的省称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后因以“丝路”比喻世事无常、多变。

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杨子见逵路而哭之,为其可以南,可以北; 墨子见练丝而泣之,为其可以黄,可以黑。”
南朝宋谢瞻《于安城答灵运》诗之四:“丝路有恒悲,矧迺在吾爱。”

⒉ 丝绸之路的省称。参见“丝绸之路”。

如:丝路花雨。

国语词典:

古代欧、亚间陆路运输的主要路线。参见「丝道」条。

  • 1、以眼泪显影,以痛苦定格。岁月的飓风卷起黄沙,把记忆埋葬成再也无法寻觅的丝路
  • 2、古楼兰又是古丝路上西出阳关的第一站,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是“使者相望于道”。
  • 3、金刚怒目,菩萨低眉,你在红尘路上,丝路着锦,我在秋天深处,落笔成书。
  • 4、这条丝路一直持续到咸丰朝,每年春季,车载马运,络绎于途。
  • 5、“中马记者丝路之旅”记者手记文化瑰宝莫高窟。
  • 6、台“不老骑士”启程丝路之旅岁月带不走梦想勇气。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
  • 笔划5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XXGF
  • 五行

(1)(名)蚕丝。

(2)(名)像丝的物品。

(3)(名)万分之一。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ㄌㄨˋ
  • 笔划13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KHTK
  • 五行

(1)(名)道路:陆~|水~|大~|同~。

(2)(名)路程:~很远|八千里~。

(3)(名)(~儿)途径;门路:生~|活~儿。

(4)(名)条理:理~|思~|笔~。

(5)(名)地区;方面:南~货|外~人。

(6)(名)路线:三~进军|七~公共汽车。

(7)(名)种类;等次:这一~人|哪一~病。

(8)(名)(Lù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