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派
拼音: | mò pài |
注音: | ㄇㄛˋ ㄆㄞˋ |
末派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水的支流或下游。 2.比喻事物后来发展的分支﹑流派。
引证解释:
⒈ 水的支流或下游。
引唐元稹《赛神》诗:“阿胶在末派,罔象游上源。”
《新唐书·天文志一》:“又下流得婺女,当九河末派,比于星纪,与吴越同占。”
⒉ 比喻事物后来发展的分支、流派。
引宋黄庭坚《奉和文潜赠无咎》:“谈经用燕説,束弃诸儒传。滥觴虽有罪,末派瀰九县。”
《四库全书总目·经一·周易正义》:“《易》本卜筮之书,故末派寖流於讖纬。”
网络解释:
末派
字义分解
- 拼音mò
- 注音ㄇㄛˋ
- 笔划5
- 繁体末
- 五笔GSI
- 五行水
(1)(名)东西的梢;尽头:年~。
(2)(形)不是根本的重要的事物:~节。
(3)(名)最后;终了;末尾:剧~|篇~。
(4)(名)(~子、~儿 )细碎的或成面儿的东西:茶~。
(5)(名)戏曲角色;扮演中年男子;京剧归入老生一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