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敕
拼音: | zhì chì |
注音: | ㄓˋ ㄔˋ |
制敕的意思
词语解释:
亦作'制勅'。亦作'制勑'。
皇帝的诏令。
皇帝的诏令。
引证解释:
⒈ 亦作“制勅”。皇帝的诏令。
引《旧唐书·后妃传上·中宗韦庶人》:“安乐恃宠骄恣,卖官鬻狱,势倾朝廷,常自草制敕,掩其文而请帝书焉。”
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明宗纪六》:“时露布之文,类制勅之体,盖执笔者悮,颇为识者所嗤。”
宋范仲淹《推委臣下论》:“置门下封駮司,使制勑无得悮者。”
网络解释:
制敕
字义分解
- 拼音zhì
- 注音ㄓˋ
- 笔划8
- 繁体製
- 五笔RMHJ
- 五行火
(1)(动)制造:~版|~币|~表|~革|~件|~冷|~品|~钱|~糖|~图|~药。
(2)(动)拟定;规定:~定|因地~宜。
(3)(动)用强力约束;限定;管束:~伏|管~。
(4)(名)制度:法~|所有~。
与制敕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