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不出户
拼音:zú bù chū hù
注音:ㄗㄨˊ ㄅㄨˋ ㄔㄨ ㄏㄨˋ
词性: 成语

足不出户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指不出门,成天在家。也作“足不逾户”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亦作“足不踰户”。不出大门一步。谓闭门自守。

《南齐书·高逸传·何求》:“仍住吴,居波若寺,足不踰户,人莫见其面。”
清顾炎武《与三侄书》:“华阴綰轂关河之口,虽足不出户,而能见天下之人,闻天下之事。”
《荡寇志》第一二六回:“当时在火药局内住了几日,端的足不出户。”
鲁迅《花边文学·汉字和拉丁化》:“据我个人的经验,我们那里的土话,和苏州很不同,但一部《海上花列传》,却教我‘足不出户’的懂了苏白。”

国语词典:

待在家里,闭门自守。《儿女英雄传.第三三回》:「那公子却也真个足不出户,目不窥园。日就月将,功夫大进。」也作「足不出门」、「足不逾户」。

网络解释:

足不出户 (汉语成语)

  • 足不出户是一个成语,读音是zú bù chū hù,意思是脚不跨出家门。出自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五。
    • 1、他虽然瘫痪在床,但凭借收音机和电视机,也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了。
    • 2、女排三点一线足不出户,记者蹲守竟无人出公寓。
    • 3、如今有了电视、电话、计算机,我足不出户也能知道天下所有的事。
    • 4、利用互联网就可以把生意做到全国甚至全球,足不出户在家轻轻松松的运作。
    • 5、利用互联网就可以把生意做到全国,足不出户在家轻轻松松的运作。
    • 6、你整天足不出户,养得脑满肠肥,哪知道这些下苦人想的是什么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ㄗㄨˊ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KHU

    (1)(名)脚;腿:~迹|~球|画蛇添~。

    (2)(名)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:鼎~。

    (3)(形)充足;足够:~额|~金|~数|~月|富~|丰衣~食。

    (4)(副)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:菜~有十斤。

    (5)(副)足以(多用于否定式):不~为凭|微不~道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ㄅㄨˋ,ㄈㄡˇ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II

    [ bù ]

    1. 副词。

    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    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    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    • 拼音chū
    • 注音ㄔㄨ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BMK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从里面走向外面:~来|~席。

    (2)(动)超出。

    (3)(动)往外拿:~主意。

    (4)(动)出产、产生、发生:~问题。

    (5)(动)发出:~汗。

    (6)(动)显露:~名。

    (7)(动)显得量多:不~数。

    (8)(动)支出:~纳。

    (9)(名)〈方〉跟“往”连用;表示向外:快往~走。(量)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;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:一~戏。(动)用在动词后;表示动作从里往外:跑~大门。(动)用在动词后;表示动作完成。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:做~成绩。(助)用在形容词后;表示超出:快往~走。(量)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;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ㄏㄨˋ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NE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门(基本义):门~。

    (2)(名)人家:住~|庄~|~主|~籍|千家万~。

    (3)(名)门第:门当~对。

    (4)(名)户头;有财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:账~|用~|开~。

    (5)(名)(Hù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