乞和
拼音: | qǐ hé |
注音: | ㄑ一ˇ ㄏㄜˊ |
乞和的意思
词语解释:
求和。
引证解释:
⒈ 求和。
引《梁书·侯景传》:“景自岁首以来乞和,朝廷未之许,至是事急乃听焉。”
《旧唐书·张延赏传》:“﹝李晟﹞大败吐蕃,结赞仅免,数遣使乞和。”
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拿破仑大挫普鲁士军,翌年七月, 普鲁士乞和,为从属之国。”
网络解释:
乞和
- 1、手业生产技术,但据敦煌文书的记载来看,吐蕃人把这些视作唐朝畏惧吐蕃兵威前来乞和的贡物,由此也能看出唐太宗曾用女人、财物换和平是不争的事实。
- 2、武帝刘彻,胸怀大略,集全国之力,击破匈奴,洗刷了几百年来靠着女人向匈奴乞和的耻辱,扬我国威,也很了不起。
- 3、如今“康乾盛世”的谎言早已被揭破,稍涉清史的人都知道当时其实是“欠糠盛世”;而且即使傻子也明白,大捷之后只会抢来领土,而决不可能去割地乞和地。
- 4、次年改元“绍圣”,并停止与西夏谈判,多次出兵讨伐西夏,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。
- 5、不久,朝廷任命汤思退为宰相,汤思退主张向金让地乞和,并在朝廷的同意下,答应金国的无理要求,割海、泗、唐、邓四州给金国,以取得议和资格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hé,hè,huó,huò,hú
- 注音ㄏㄜˊ,ㄏㄜˋ,ㄏㄨㄛˊ,ㄏㄨㄛˋ,ㄏㄨˊ
- 笔划8
- 繁体和
- 五笔TKG
hé
1. 相安,谐调:和美。和睦。和谐。和声。和合(a.和谐;b.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)。和衷共济。
2. 平静:温和。祥和。和平。和气。和悦。和煦。惠风和畅。
3. 平息争端:讲和。和约。和议。和亲。
4.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:二加二的和是四。
5. 连带:和盘托出(完全说出来)。和衣而卧。
6. 连词,跟,同:我和老师打球。
7. 介词,向,对:我和老师请教。
8. 指日本国:和服(日本式服装)。和文。大和民族。
9.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:和棋。和局。
10. 姓。
hè1. 和谐地跟着唱:曲高和寡。
2.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:和诗。
huó1.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:和面。和泥。
huò1.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,或加水搅拌:和药。奶里和点儿糖。和弄。和稀泥。
2. 量词,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:衣裳洗了三和水。
hú1.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,取得胜利。
与乞和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