遮天蔽日
拼音:zhē tiān bì rì
注音:ㄓㄜ ㄊ一ㄢ ㄅ一ˋ ㄖˋ
词性: 成语

遮天蔽日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遮住天空和太阳。形容事物体积庞大、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。也形容树木生长茂盛。也作“遮天盖日”。

引证解释:

⒈ 遮蔽天空和太阳。形容事物体积庞大、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。

《水浒传》第八三回:“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,黑洞洞遮天蔽日,都是皂雕旗。”
清柯悟迟《漏网喁鱼集·咸丰七年》:“八月初一,有蝗虫,即遮天蔽日,较旧秋来势更胜十倍。”
杨朔《香山红叶》:“沿着石砌的山路,两旁满是古松古柏,遮天蔽日的。”

国语词典:

掩蔽天空,阻隔日光的照射。形容气势浩大,为数极多。

词语翻译

英语
lit. hiding the sky and covering the earth (idiom)​; fig. earth-shattering, omnipresent, of universal importance

网络解释:

遮天蔽日

  • 遮天蔽日,读音zhē tiān bì rì,汉语成语,意思是遮蔽天空和太阳。形容事物体积庞大、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或形容生长茂盛,多指树木。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。
  • 遮天蔽日的近反义词

    近义词

    反义词

    • 1、一会儿的夫,草原上扬起了遮天蔽日的沙尘。
    • 2、避暑山庄里古木参天,遮天蔽日
    • 3、抬头远望,高大的松树林遮天蔽日,缕缕阳光从树的枝叶间透下来,看极了。
    • 4、树长得遮天蔽日这里简直成了树的王国。
    • 5、岛上的鸟儿成千上万,飞起来遮天蔽日
    • 6、森林里光线很暗,高大的古树遮天蔽日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zhē
    • 注音ㄓㄜ
    • 笔划1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AOP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;使后者不显露。

    (2)(动)拦住。

    (3)(动)掩盖。

    • 拼音tiān
    • 注音ㄊㄧㄢ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DI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头顶。

    (2)(名)天空:~边。

    (3)(名)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~窗。

    (4)(名)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;有时专指白天:今~。

    (5)(名)一天的某一段时间:天不早啦。

    (6)(名)季节:春~|三伏~。

    (7)(名)天气:阴~。

    (8)(名)天然的;天生的:~资|~才。

    (9)(名)自然界:~灾。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;造物者:~意。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:~堂|归~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ㄅㄧˋ
    • 笔划1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UMT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遮盖:遮~|掩~|隐~。

    (2)(动)概括:一言以~之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ㄖˋ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JJJ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太阳:~出|~落。

    (2)(名)指日本:~圆|~语。

    (3)(名)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:~班|~~夜夜。

    (4)(名)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天:今~|改~再见。

    (5)(名)每天;一天一天地:~记|~新月异。

    (6)(名)泛指一段时间:往~|来~。

    (7)(名)特指某一天:生~|国庆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