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宁
拼音:zhèn níng
注音:ㄓㄣˋ ㄋ一ㄥˊ

镇宁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安定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安定。

唐白居易《与骠国王雍羌书》:“训抚师徒,镇寧邦部。”
宋范仲淹《泰州张侯祠堂颂》:“居千百龄,此邦镇寧。”

  • 1、不过,陈家世镇宁溪所,两百多年的开枝散叶,陈氏全族有五六千人,陈小四能当上家丁,仗着的是他的机灵,跟宗亲毫无关系。
  • 2、这些评价方法在贵州镇宁至水城公路草火洞大桥上得到成功应用。
  • 3、我那姐妹久未来往,前向捎来书信,言栖身镇宁水帘洞内,只是镇宁广大,端不知何处水帘洞?
  • 4、钟楚雄此时向还被吓得脸色发白的宁家小姐问道,天枢镇宁家他也听说过,能顺道给别人一个人情,他到是很乐意。
  • 5、他前身的记忆对这里的印象并不多,只知道镇宁军节度府就建在这里,周围大多为富户居住,不是他这种穷小子敢随便来的地方。 ()
  • 6、十一月丙午,幸镇宁军节度使张令铎第视疾。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zhèn
  • 注音ㄓㄣˋ
  • 笔划15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QFHW

(1)(动)压;抑制:~纸|~痛。

(2)(动)安定。

(3)(动)用武力维持安定:~守|坐~。

(4)(名)镇守的地方。

(5)(名)行政区划单位;一般由县一级领导。

(6)(名)较大的市集。

(7)(动)把食物、饮料等同冰块放在一起或放在冷水里使凉:冰~汽水。

(8)(Zhèn)姓。

(9)〈书〉

(10)(副)时常:十年~相随。

(11)(形)表示整个的一段时间:~日(整天)。

  • 拼音níng,nìng
  • 注音ㄋㄧㄥˊ,ㄋㄧㄥˋ,ㄓㄨˋ
  • 笔划5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PSJ

níng

1. 平安,安定:宁静。宁谧。息事宁人。

2.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:宁亲。归宁。

3. 守父母之丧,丧假:“前博士弟子父母死,予宁三年”。

4.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。

5.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。

nìng

1. 情愿:宁肯。宁死不屈。宁缺毋滥。

2. 岂,难道: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

3. 语助,无实际意义:不宁唯是。

4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