壳质
拼音:ké zhì
注音:ㄎㄜˊ ㄓˋ

壳质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有机化合物。无色无定形的固体﹐质地坚硬﹐有弹性﹐是构成昆虫的皮和甲壳动物的甲壳的主要物质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有机化合物。无色无定形的固体,质地坚硬,有弹性,是构成昆虫的皮和甲壳动物的甲壳的主要物质。

网络解释:

壳质

  • 壳质(ké zhì)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指有机化合物。
    • 1、所有吉奥诺西斯人都长着坚硬的壳质外骨骼,长脸,节肢,使用一种奇怪的像是发出嘀哒声的语言。
    • 2、根据钙球的形态和内部构造特征,可将其分为原始钙球、均质壳钙球、分异壳钙球及亮晶亮钙球。
    • 3、本文介绍了甲壳质、壳聚糖的低聚糖合成、性能及其应用。
    • 4、本文就几丁质和壳聚糖在真菌中的存在,从真菌中制备几丁质和壳聚糖的方法,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。
    • 5、本文介绍了甲壳质、壳聚糖纤维和伤口敷料研制的历史及发展趋势。
    • 6、本文研究理想流体中薄质球壳受激振动辐射声波的非线性传播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ké,qiào
    • 注音ㄎㄜˊ,ㄑㄧㄠˋ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PMB
    • 五行

    1. 坚硬的外皮:鸡蛋壳儿。

    qiào

    1. 义同(一):甲壳。地壳。金蝉脱壳。

    • 拼音zhì
    • 注音ㄓˋ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FMI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性质;本质:实~|~的变化。

    (2)(名)质量:保~保量。

    (3)(名)物质:~粒|~料。

    (4)(形)朴素;单纯:~朴。

    (5)(动)询问;责问:~问|~询。

    (6)(动)抵押:以衣物~钱。

    (7)(名)抵押品:以此物为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