碓臼
拼音: | duì jiù |
注音: | ㄉㄨㄟˋ ㄐ一ㄡˋ |
碓臼的意思
词语解释:
碓臼,是农耕时代我国劳动人民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品。
引证解释:
⒈ 舂米用具。
引《西游记》第九五回:“这大圣用心力轮铁棒,仔细迎着看时,见那短棍儿一头壮,一头细,却似舂碓白的杵头模样。”
网络解释:
碓臼
- 1、水车和碓臼上的道道沟槽诉说着水碓历经的岁月。
- 2、昨天早晨,游客詹先生来到北京昌平区十三陵碓臼峪自然风景区旅游,结果发现售票处空无一人,只有当地村民在收门票。
- 3、沿着高高低低的小路走在村里,不时见到废弃的石碾、碓臼,仿佛时光静止在那个古老的年代。
- 4、按此顺序,最早出现的应该是碓臼,后来有了小碾、石碾、石磨、豆腐磨。
- 5、如今,村民仍保留着最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,扁担挑水,柴火做饭,驴车拉货,碓臼舂米。
- 6、洛宁县下峪镇碓臼峪村村民赖以生存的小河如今变成了黄泥汤,望有关部门过问一下,还小河以清净,换百姓以公道。
字义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