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荨
拼音:shàng qián
注音:ㄕㄤˋ ㄑ一ㄢˊ

上荨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向上升。多用于指火或烟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向上升。多用于指火或烟。

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火上蕁,水下流。”

网络解释:

上荨

  • shàng qián ㄕㄤˋ ㄑㄧㄢˊ
  • 上荨
  • 向上升。多用于指火或烟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火上荨,水下流。”《荀子·儒效》:“凡事行有益于理者,立之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上之人所遇,色为先,声音次之,事行为后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一八三引 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·卢光启》:“ 唐 末举人,不问事行文艺,但勤於请谒,号曰精切。”行,旧读xìng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shàng,shǎng
    • 注音ㄕㄤˋ,ㄕㄤˇ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HHGG
    • 五行

    shàng

    1.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

    2.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

    3. 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

    4. 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

    5. 去,到:上街。

    6. 向前进:冲上去。

    7. 增加:上水。

    8. 安装,连缀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

    9. 涂:上药。

    10.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上课。上班。

    11. 拧紧发条:上弦。

    12. 登载,记:上账。

    13.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: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

    14. 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:爬上来。锁上。选上代表。

    15.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:上年纪。

    16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

    shǎng

    1. 〔上声〕汉语声调之一,普通话上声(第三声)。

    • 拼音qián,xún
    • 注音ㄑㄧㄢˊ,ㄒㄩㄣˊ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VFU
    • 五行

    qián

    1. 〔荨麻〕a.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卵形,对生,开穗状小花,茎、叶生细毛,皮肤接触时会引起刺痛,茎皮纤维可以做纺织原料,亦可做麻绳;b.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。

    xún

    1. [荨麻疹]一种过敏性皮疹,俗称“风疹疙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