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来报往
拼音:bá lái fù wǎng
注音:ㄅㄚˊ ㄌㄞˊ ㄅㄠˋ ㄨㄤˇ
词性: 成语

拔来报往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拔:快。报:通“赴”,快速。原意是指速来速往。后用来指往来频繁。也作“跋来报往”。

引证解释:

⒈ 速来速往。后以指往来频繁。报,通“赴”。

语出《礼记·少仪》:“毋拔来,毋报往。”
郑玄注:“报,读为‘赴疾’之‘赴’。拔、赴皆疾也。”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阿纤》:“少顷,以足牀来,置地上,促客坐;又入,携一短足几至。拔来报往,蹀躞甚劳。”

国语词典:

拔、报,急速。拔来报往形容跑来跑去,往来频繁。语本《礼记.少仪》:「毋拔来,毋报往。」汉.郑玄.注:「拔、赴皆疾也。」《聊斋志异.卷一○.炙戬》:「又入,携短足几至,拔来报往,蹀躞甚劳。」也作「跋来报往」。

网络解释:

拔来报往

  • 拔来报往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为bá lái fù wǎng,意思是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,亦作“报往拔来”,出自《礼记·少仪》。
  • 拔来报往的近反义词

    近义词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ㄅㄚˊ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DC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抽出;拽zhuài出:~刀|~牙|~草。

    (2)(动)吸出:~毒|~火罐。

    (3)(动)挑选:选~|提~。

    (4)(动)攻取:~据点。

    (5)(动)超出;高出:~尖|出类~萃。

    (6)(动)起动:~步|~脚|开~。

    (7)(动)把东西放在水里泡。

    • 拼音lái
    • 注音ㄌㄞˊ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OI
    • 五行

    1.  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来回。来往。过来。归来。来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

    2.  从过去到现在:从来。向来。

    3.  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来年。将来。来日方长。

    4.  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来头猪。

    5.  做某个动作:胡来。

    6.  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来动脑筋。

    7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来。

    8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来。

    9.  表示发生:暴风雨来了。

    10.  在数词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举理由: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,二来价钱便宜,我就买了。

    11.  用做诗、歌词中的衬字:八月里来桂花香。

    12.  表示语气,归去来兮!

    13.  姓。

    • 拼音bào
    • 注音ㄅㄠˋ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BC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告诉:~名|~账。

    (2)(动)回答:~友人书|~之以热烈的掌声。

    (3)(动)报答;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:~恩。

    (4)(动)报复:~仇|~怨。

    (5)(动)报应:现世~。

    (6)(名)报纸:日~|机关~|登~|看~。

    (7)(名)指某些刊物:画~|学~。

    (8)(名)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:喜~|海~|黑板~。

    (9)(名)指电报:发~机|送~员。

    • 拼音wǎng
    • 注音ㄨㄤˇ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YG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到……去

    (2)(动)去:奔~|~往。

    (3)(介)向(某处去);朝:~东|水~低处流。

    (4)(形)过去的:~事|以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