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部
拼音:xià bù
注音:ㄒ一ㄚˋ ㄅㄨˋ
词性: 名词

下部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下部xiàbù

(1) 位于下边或下面的部分,尤指鸟或动物身体腹侧部分之一

一只具有接近纯白色下部的啮齿类动物
underpart

引证解释:

⒈ 谓物体在下的部分。

如:古碑的下部已断裂,且有缺损。

⒉ 人体的下半部。

《百喻经·倒灌喻》:“昔有一人,患下部病,医言当须倒灌乃可瘥耳。”

⒊ 指人的阴部。

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谣言世家》:“钱大王治世的时候,人民被刮得衣裤全无,只用一片瓦掩着下部。”
茅盾《小巫》二:“老爷怪声笑着说,随手把枪移下去,在菱姐的下部戳了一下。”

国语词典:

特指男女的阴部。

如:「跆拳比赛时,不能攻击对方的下部。」

词语翻译

德语
unten, am unteren Teil, am unteren Bereich , Unterteil (S)​
法语
partie inférieure

网络解释:

下部

  • 下部;即电视剧分有的上部和下部。例如:《隋唐英雄》《毛泽东》等电视剧都有上部和下部之分。另有人体的下半部也称下部。
    • 1、滤杆的上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调节件,预埋件的下部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锯齿形倒钩。
    • 2、微调方案本身不能说毫无依据,比如亲、茶、杀等字的下部,本身就是从木,而不是现在的怪样子。
    • 3、固定于包上的环扣下部设有一锁兜。
    • 4、下部叶,以南阳和三门峡的烟叶与进口烟叶的关联度较大,综合性状较。
    • 5、编剧郝岩签售“王大花”时透露下部戏还写大连。
    • 6、粉仓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结构,储粉量大、占地面积小,能实现铅粉先进先出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xià
    • 注音ㄒㄧㄚˋ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HI

    (1)(副)下面;位置在下的;低处:~面|~部。

    (2)(副)等级或品级低的:~等|~级|~策|~人。

    (3)(副)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~午|~集|~家|~旬。

    (4)(副)向下面:~行车。

    (5)(副)表示属于一定范围、情况、条件等:~列|部~|在同志们的帮助~。

    (6)(副)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:节~|目~|时~。

    (7)(副)用在数目字后面;表示方面或方位:两~里都同意。

    (8)(动)由高处到低处:~船|~降|~山。

    (9)(动)(雨、雪等)降落:~雨|~雾。

    (10)(动)颁发;投递:~令|~文|~通知|~帖。

    (11)(动)去;到(处所):~乡|~地|~基层。

    (12)(动)退场:该队三号上;五号~。

    (13)(动)放入:~网捕鱼|~箸|~钻|~手。

    (14)(动)卸除;取下:~装|把敌人的枪~了!

    (15)(动)做出(言论、判断等):~结论|~定义。

    (16)(动)开始使用;使用:~药|~刀。(动物)生产:~蛋|~崽。攻陷;攻克:连~数城。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:~班|~工|~课。退让:相持不~。低于;少于(多用于否定):~药|~刀。(动物)生产

    (17)(量)(一~儿)。ɑ表示动作的次数:敲了两~(儿)。b〈方〉用于器物的容量:敲了两~(儿)。b〈方〉用于器物的容量

    (18)(名)(~儿)用在“几、两”后面;表示本领、技能:他真有两~(儿)。有时也作下子。

    (19)(副)用在动词后。表示由高处到低处

    (20)(副)用在动词后。表示有空间;能容纳:这个剧场能坐~几万人。

    (21)(副)用在动词后。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:写~八千字的论文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ㄅㄨˋ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UKBH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部分:内~。

    (2)(名)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:外交~|门市~。

    (3)(名)军队(连以上)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:司令~。

    (4)(名)指部队。

    (5)(动)〈书〉统辖;统率:所~。

    (6)(量)用于书籍、影片等:两~字典。

    (7)〈方〉(量)用于机器或车辆:两~汽车。

    (8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