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| sè xiàng |
注音: | ㄙㄜˋ ㄒ一ㄤˋ |
词性: | 名词 |
色相的意思
词语解释:
色相
(1) 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地面貌
(2) 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的红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紫六种色相
(3) 佛教指事物的形状外貌
(4) 后来也指女子的姿色容貌
引证解释:
⒈ 亦作“色象”。佛教语。指万物的形貌。
引《涅槃经·德王品四》:“﹝菩萨﹞示现一色,一切众生各各皆见种种色相。”
唐白居易《感芍药花寄正一丈人》诗:“开时不解比色相,落后始知如幻身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六:“那娘子一手好针綫綉作,曾綉一幅观音大士,精奇庄严,色相儼然如生的。”
清王锡《法相寺》诗:“性真既已离,色相復何有!”
清吴承恩《<留翁遗稿>序》:“庙堂之冠冕,烟霞之色象,盖两得之,诚有德之言,治世之音也。”
⒉ 特指人的相貌、体态。
引金密璹《对镜》诗:“镜中色相类吾深,吾面终难镜里寻。”
朱自清《“海阔天空”与“古今中外”》:“而歌者隐身幕内,不露一丝色相,尤动人无穷之思!”
⒊ 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。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来的红、橙、黄、绿、靑、紫六种色相。这种色相是产生色与色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。
国语词典:
佛教用语。指物质的特征。
词语翻译
网络解释:
色相
- 1、任生关死劫轻轻送,千般色相偏看重。
- 2、因此,在色彩的选择上,大可根据孩子的喜,来选择与该颜色相近的浅色系。
- 3、鞋底坡跟处楔入与鞋面颜色相匹配的夹层,这一别样的点缀与鞋面相得益彰。
- 4、变相、奇相、破相、幻相、还相、假相、匡相、离相、灵相、色相、空相、灭相、皮相、物相、我相,出入将相——返璞归真“法尔之人相”。
- 5、其中四种在抗原的刺激下,可分别分化为与它们荧光颜色相同的浆细胞,它们是细胞。
- 6、是在彩色相片纸上完成的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sè,shǎi
- 注音ㄙㄜˋ
- 笔划6
- 繁体色
- 五笔QCB
- 五行金
sè
1.颜色:红~。绿~。
2.脸上的表情:喜形于~。~厉内荏。
3.情景;景象:景~。荷塘月~。
4.种类:各~货品。花~齐全。
5.质量:成~。足~。
6.情欲。
7.妇女的美好容貌:姿~。~艺双绝。
shǎi同“色(sè)”。用于一些口语词,如“落(lào)色”“捎(shào)色”等。
- 拼音xiāng,xiàng
- 注音ㄒㄧㄤ,ㄒㄧㄤˋ
- 笔划9
- 繁体相
- 五笔SHG
- 五行木
xiāng
1. 交互,行为动作由双方来:互相。相等。相同。相识。相传(chuán )。相符。相继。相间(jiàn )。相形见绌。相得益彰(两者互相配合,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)。
2.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:相信。相烦。相问。
3. 亲自看(是否中意):相亲。相中(zhòng)。
4. 姓。
xiàng1. 容貌,样子:相貌。照相。凶相。可怜相。
2. 物体的外观:月相。金相。
3. 察看,判断:相面。相术(指观察相貌,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)。
4. 辅助,亦指辅佐的人,古代特指最高的官:辅相。宰相。首相。
5. 某些国家的官名,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。
6.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。
7.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、化学状态:相态。水蒸气、水、冰是三个相。
8.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,在某一时刻(或某一位置)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,这种数值称“相位”。亦称“相角”。
9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