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武并用
拼音:wén wǔ bìng yòng

文武并用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。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wén
  • 注音ㄨㄣˊ
  • 笔划4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YYGY

(1)(名)文字;记录语言的符号:中~。

(2)(名)文章;作品:美~。

(3)(名)文言:半~半白。

(4)(名)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:~化|~明|~物。

(5)(名)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~|繁~缛节。

(6)(名)非军事的(跟‘武’相对):~职|~武双全。

(7)(名)古时称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~身|~了双颊。

(8)(旧读wèn)掩饰:~过饰非。

(9)(名)关于读书人的:~人。

(10)(名)姓。

(11)(量)一文不值。

(12)(形)柔和;不猛烈:~雅|~火。

(13)(形)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~|水~。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ㄨˇ
  • 笔划8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GAHD
  • 五行

[ wǔ ]

1.关于军事或技击的,与“文”相对:武装。武器。武警。武林。武坛。武生。武旦。武丑。武净。武举。

2.勇猛,猛烈:英武。威武。武断。武士。武夫。

3.半步,泛指脚步:步武。踵武。行(xíng )不数武。

4.姓。

  • 拼音bìng,bīng
  • 注音ㄅㄧㄥˋ,ㄅㄧㄥ
  • 笔划6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UAJ
  • 五行

bìng

1. 合在一起:并拢。合并。兼并。

2. 一齐,平排着:并驾齐驱。并重(zhòng )。并行(xíng )。

3. 连词,表平列或进一层:并且。

4. 用在否定词前,加强否定的语气,表不像预料的那样:并不容易。

bīng

1.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。

  • 拼音yòng
  • 注音ㄩㄥˋ
  • 笔划5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ETNH
  • 五行

(1)(动)使用

(2)(动)费用:~项|家~。

(3)(动)用处:功~|有~|作~|物尽其~。

(4)(动)需要(多用于否定):不~开灯|您不~操心。

(5)(动)吃、喝(敬辞):~饭|~茶。

(6)(动)〈书〉(连)因此;因为(多用于书信):~特函达。

(7)(动)(介)拿(表示凭借的工具、方式或者手段等):~钥匙开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