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逾古稀
拼音:nián yú gǔ xī
注音:ㄋ一ㄢˊ ㄩˊ ㄍㄨˇ ㄒ一
词性: 成语

年逾古稀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年纪超过七十岁。

国语词典:

年纪超过七十岁。

如:「王教授虽然年逾古稀,却还致力于学术研究,其精神真令人钦佩。」

词语翻译

英语
over seventy years old
法语
plus de soixante ans

网络解释:

年逾古稀

  • 年逾古稀,发音:nián yú gǔ xī意思:指年龄已经超过了七十岁。逾:超过古稀:指年龄到了七十岁,又称古稀之年。成语出处: 唐代·杜甫《曲江》诗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同义词:桑榆暮景,风烛残年,年老力衰,桑榆末景,老态龙钟,日薄西山。反义词:如日方升,年富力强,春秋鼎盛,风华正茂,血气方刚。示例:(1)贺寿慈年逾古稀,精力未衰。 ★高阳《慈禧全传》四十二(2)他已年逾古稀了,看起来病歪歪的。
  • 年逾古稀的近反义词

    反义词

    • 1、王爷爷已年逾古稀,但仍然每天早上坚持体育锻炼。
    • 2、年逾古稀的张老伯鹤发童颜,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。
    • 3、年逾古稀的黄大爷生气地说:“我已是日薄西山的人了,怎敢和你们年轻人比高低。”。
    • 4、爷爷已年逾古稀,但身体还是非常硬朗。
    • 5、这就是现代的日本在这个充满小发明的国家,甚至年逾古稀的老妈妈都和身边的机械小玩艺儿交朋友。
    • 6、老爷爷天天坚持锻炼,虽然已年逾古稀,却仍是鹤发童颜,神采奕奕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nián
    • 注音ㄋㄧㄢˊ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HFK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时间的单位;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。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;每四年有一个闰年;增加一日;有三百六十六日。

    (2)(名)每年的:~会|~鉴。

    (3)(名)岁数。

    (4)(名)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。

    (5)(名)时期;时代。

    (6)(名)一年中庄稼的收成。

    (7)(名)年节。

    (8)(名)有关年节的(用品)。

    (9)(名)(Nián)姓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ㄩˊ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GEP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超过:~常|~期|~限|年~古稀|不可~越。

    (2)(副)更加:~甚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ㄍㄨˇ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GH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古代(跟‘今’相对):太~|厚今薄~。

    (2)(形)经历多年的:~画|这座庙~得很。

    (3)(名)古体诗:五~|七~。

    (4)(Gǔ)姓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ㄒㄧ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QDH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稀疏。

    (2)(形)事物出现得少。

    (3)(形)含水多;薄:~释|~少。

    (4)(形)用在“烂、松”等形容词前;表示程度深:~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