府署
拼音:fǔ shǔ
注音:ㄈㄨˇ ㄕㄨˇ

府署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官署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官署。

《后汉书·宦者传序》:“府署第馆,棊列於都鄙。”
唐刘禹锡《和令狐相公》诗:“鶯避传呼起,花临府署明。”
宋王谠《唐语林·豪爽》:“郊思之不已,即强就府署,愿一见焉。”

网络解释:

府署

  • 府署,又名府衙,是府一级的衙门。宋吴自牧 《梦粱录·立春》:“ 临安府进春牛于禁庭,立春前一日,以镇鼓锣吹妓乐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馆内。”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周史上》:“取了郭威招状,解赴潞州 府衙去听候结断。” 明 何良俊 《四友斋丛说·经三》:“余亦数至府衙,即相留竟日,所谈皆学业,不及公事。” 府即是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ㄈㄨˇ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WFI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旧时称官吏办理公事的地方;现在称国家政权机关:官~|政~。

    (2)(名)旧时官府收藏文书、财物的地方:~库。

    (3)(名)旧时称大官、贵族的住宅;现在也称某些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:王~|元首~|总统~。

    (4)敬辞;尊称对方的家:贵~。

    (5)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;比县高一级:开封~|济南~。

    (6)(Fǔ)姓。〈古〉又同“腑”。

    • 拼音shǔ
    • 注音ㄕㄨˇ
    • 笔划1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LFT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办公的处所:海关总~。

    (2)(动)布置

    (3)(动)署理。

    (4)(动)签;题(名):签~|~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