朴质
拼音: | pǔ zhì |
注音: | ㄆㄨˇ ㄓˋ |
词性: | 形容词 |
朴质的意思
词语解释:
朴质
(1) 质朴本真而不加文饰的
英
引证解释:
⒈ 质朴纯真,不加文饰。
引《北史·郦道元传》:“道慎弟道约,字善礼,朴质迟钝,颇爱琴书。”
宋曾巩《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》:“人孰宜之,以夷易也;物孰诚之,以朴质也。”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田七郎》:“武与语,言词朴质,大悦之。”
郭小川《闪耀吧,青春的火光》诗:“我们为什么不能使我们的外表和心灵变得又纯洁又朴质。”
质朴,纯真,不矫饰。 汉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阴谋外传》:“古者人民朴质,饥食鸟兽,渴饮雾露,死则裹以白茅,投於中野。”
《陈书·傅縡传》:“朴质其心,行不言之教。”
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贤母辞拾遗钞》:“﹝村人﹞拾得至元钞十五锭……顷间果见寻钞者,村人本朴质,竟不詰其数,便以付还。”
郭沫若《文艺论集·<少年维特之烦恼>序引》:“原始人的生活,最单纯,最朴质。”
国语词典:
诚朴率真,不浮华。
如:「他家财万贯,但多年来不但生活朴质,而且乐善好施。」
网络解释:
朴质
- 1、紫罗兰永恒的美丽还有美德和朴质;仙人掌象征着坚强。
- 2、没有想象中镶金带银,朴质的似一块黑布裁剪而成,但上面不时闪烁的铁黑色光华,让人不敢小觑。
- 3、黄昏的夕阳昏昏沉沉的划过男生的脸庞,是那么柔和而舒服,男生在余晖下却是显得那么得纯真而朴质。
- 4、晨光熹微,孙艾也是早早的就是起了身,晚上是被安排在一处空着的闲庭,这闲庭看上去小,但是五脏俱全,有着一个朴质的庭院,院中修竹葱郁,也是极为雅致。
- 5、浮世喧嚷,浊尘蔽目。人若不能克己行事,持清定之心,势必早晚都会成为盲心人。行存于世悲哀度日却全然不知。知足,知爱,才能知生命的朴质本源。人心都满是破洞。洞外是暖腻的浮光,洞内是隐忍的真相。
- 6、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,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,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,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,严肃,坚强不屈,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pǔ,pò,pō,piáo
- 注音ㄆㄨˇ,ㄆㄛˋ,ㄆㄛ,ㄆㄧㄠˊ
- 笔划6
- 繁体樸
- 五笔SHY
- 五行木
pǔ
1.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,喻不加修饰:朴素。朴实。朴厚。朴质。
pò1. 落叶乔木,叶椭圆形,上部边缘有锯齿,花细小,色淡黄,果实球形,黑色,味甜可食。木材可制器具。
pō1. 〔朴刀〕古代的一种武器,窄长有短把的刀,双手使用。
piáo1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