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都御史
拼音:yòu dū yù shǐ
注音:一ㄡˋ ㄉㄨ ㄩˋ ㄕˇ

右都御史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右都御史yòudūyùshǐ

(1) 官名。明代都察院(国家的监察机关)的长官为左右都御史,下设副都御史、佥都御史

南京右都御史。——·张廷玉《明史》
official

网络解释:

右都御史

  • 右都御史为明,清两代的官职。雍正八年升从一品。清代为总督坐衔,乾隆十四年上谕,凡出任总督者,例授都察院右都御史。总河、总漕及各省巡抚,均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,其应否兼兵部尚书或侍郎衔,由吏部请旨定夺。左右都御史为都察院最高职。从一品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yòu
    • 注音ㄧㄡˋ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KF

    (1)(名)面向南时靠西的一边;右边。

    (2)(名)西:山~(太行山以西的地方;后专指山西)。

    (3)(名)“上”。

    (4)(古人以右为尊):无出其~。

    (5)(动)〈书〉崇尚:~文。

    (6)(形)保守的;反动的:极~|~ 派|~倾。

    (7)〈书〉同“佑”。

    • 拼音dū,dōu
    • 注音ㄉㄨ,ㄉㄡ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TJB
    • 五行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ㄩˋ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RHB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驾御车马;赶车。

    (2)(动)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。

    (3)(名)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:赐~|~前。

    (4)(动)抵挡:防~|~寒|~敌。

    • 拼音shǐ
    • 注音ㄕˇ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KQI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历史:~学。

    (2)(名)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。

    (3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