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韦
拼音: | táo wéi |
注音: | ㄊㄠˊ ㄨㄟˊ |
陶韦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晋代诗人陶潜与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并称。 2.制陶和制革。泛指从事手工劳动。
引证解释:
⒈ 晋代诗人陶潜与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并称。
引元郑元祐等《学诗斋联句》:“直登陶韦奥,旁摩鲍谢垒。”
清翁方纲《<陶庐杂录>序》:“﹝法式善﹞多蓄古今人集,閎览彊记,而专为陶韦体。故以诗龕自题书室,又以陶庐为号。”
⒉ 制陶和制革。泛指从事手工劳动。
引章炳麟《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》:“自是以降,乃以蒙学课本,为之讲説形体音训。根柢既成,后虽废学习农圃陶韦之事,以之记姓名而书簿领,不患其盲。”
网络解释:
陶韦
字义分解
- 拼音táo,yáo
- 注音ㄊㄠˊ
- 笔划10
- 繁体陶
- 五笔BQRM
táo
1.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:陶俑。陶粒。陶瓷。陶管。陶器。
2. 制造陶器:陶冶。陶铸。
3. 喻教育、培养:陶化。陶育。陶染。熏陶。
4. 快乐的样子,使快乐:陶然。陶醉。陶陶。
5. 古同“淘”,洗。
6. 姓。
yáo1. 通“窑”。窑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