酓桑
拼音:yǎn sāng

酓桑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山桑。即柞树。叶可饲蚕。木坚紧,古代多用以制弓和车辕。

引证解释:

山桑。即柞树。叶可饲蚕。木坚紧,古代多用以制弓和车辕。

《史记·夏本纪》“ 莱夷为牧,其篚酓丝” 裴駰集解引汉孔安国曰:“酓桑蚕丝中琴瑟弦。” 司马贞索隐:“《尔雅》云‘檿,山桑’,是蚕食檿之丝也。”参见“ 檿桑 ”。

网络解释:

酓桑

  • 酓桑,读音为yǎn sāng,是一个汉语词汇,释义为山桑,即柞树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yǎn,yǐn
    • 注音ㄧㄢˇ
    • 笔划11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YNG

    yǎn

    1. 酒味苦。

    2. 通“檿”。木名。山桑。参见“ 酓桑 ”。

    yǐn

    1. 同“饮”。

    2. 窨,密闭;封闭

      • 拼音sāng
      • 注音ㄙㄤ
      • 笔划10
      • 繁体
      • 五笔CCCS
      • 五行

      (1)(名)桑树;乔木;叶子是蚕的饲料;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;果穗可以吃;嫩枝、根的白皮、叶和果实均可入药。

      (2)(名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