譬之
拼音:pì zhī
注音:ㄆ一ˋ ㄓ

譬之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谓把它比方作。

引证解释:

⒈ 谓把它比方作。

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子贡曰:‘譬之宫墙, 赐之墙也及肩,窥见室家之好。’”
三国魏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譬之种树,久则深固其根本,茂盛其枝叶。”
唐韩愈《太学生何蕃传》:“譬之水,其为泽,不为川乎!川者高,泽者卑。高者流,卑者止。”

网络解释:

譬之

  • 譬之,拼音pì zhī,注音ㄆㄧˋ ㄓㄧ,谓把它比方作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ㄆㄧˋ
    • 笔划2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NKUY
    • 五行

    (动)比喻;比方:~如|~喻|设~。

    • 拼音zhī
    • 注音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PPP
    • 五行

    [ zhī ]

    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    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    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    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    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    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    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