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不由径
拼音: | xíng bù yóu jìng |
注音: | ㄒ一ㄥˊ ㄅㄨˋ 一ㄡˊ ㄐ一ㄥˋ |
词性: | 成语 |
行不由径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走路不抄小道。《论语.雍也》:"有淡台灭明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于偃之室也。"后以"行不由径"比喻为人正直或举止端方。 2.亦作"行不从径"。
引证解释:
⒈ 走路不抄小道。
引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有澹臺灭明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於偃之室也。”
后以“行不由径”比喻为人正直或举止端方。 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或择地而蹈之,时然后出言,行不由径,非公正不发愤,而遇祸灾者,不可胜数也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三回:“﹝安公子﹞扔下筷子,把口里嚼的那口餑餑吐出桌子上,口也不及漱,站起来,就不慌不忙,斯斯文文,行不由径的走到上房来。”
⒉ 见“行不从径”。
国语词典:
走路不走捷径。比喻行事光明正大,不投机取巧。
网络解释:
行不由径
行不由径 (汉语词语)
- 1、他真是一个行不由径的老实人。
- 2、这件事落到他手里就不办了,他可是一个行不由径的老夫子。
- 3、或数日一食,行不由径,不与女人交游。
- 4、有澹台灭明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于偃之室也。
- 5、做事行不由径,何必偷偷摸摸的!
- 6、他办事行不由径,别人抓不住任何把柄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bù
- 注音ㄅㄨˋ,ㄈㄡˇ
- 笔划4
- 繁体不
- 五笔GII
1. 副词。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- 拼音yóu
- 注音ㄧㄡˊ
- 笔划5
- 繁体由
- 五笔MHNG
- 五行土
(1)(名)原由:因~|事~|理~|原~。
(2)由于:咎~自取。
(3)经过:必~之路。
(4)(动)顺从;听从:事不~己|不~自主|俯仰~人|听天~命|言不~衷。
(5)(介)归(某人去做):这事~我负责|队长~你担任。
(6)(介)表示凭借:~此可知|整体是~部分组成的。
(7)(介)表示起点:~表及里|~北京出发。
(8)(Yóu)姓。
与行不由径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