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公
拼音: | méng gōng |
注音: | ㄇㄥˊ ㄍㄨㄥ |
蒙公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指秦名将蒙恬。曾率兵三十万人击退匈奴,收河南地,并筑长城。 2.即旄头骑。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先驱的骑兵。
引证解释:
⒈ 指秦名将蒙恬。曾率兵三十万人击退匈奴,收河南地,并筑长城。
引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因发卒五十万,使蒙公、杨翁子将,筑脩城。”
汉桓宽《盐铁论·伐功》:“蒙公为秦击走匈奴,若鷙鸟之追羣雀。”
⒉ 即旄头骑。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先驱的骑兵。
引《文选·扬雄<羽猎赋>》:“蚩尤并轂,蒙公先驱。”
吕延济注:“蒙公,髦头也。谓乘革车,使蚩尤挟车轂,髦头为先驱也。”
网络解释:
蒙公
字义分解
- 拼音mēng,méng,měng
- 注音ㄇㄥ,ㄇㄥˊ,ㄇㄥˇ
- 笔划13
- 繁体濛、懞、矇
- 五笔APGE
- 五行水
mēng
1. 欺骗:蒙骗。蒙哄。蒙事。欺上蒙下。
2. 昏迷,眼发黑:蒙头转向。
3. 胡乱猜测:瞎蒙。
méng1. 没有知识,愚昧:启蒙。发蒙。蒙昧。
2. 遮盖起来:蒙罩。蒙子。蒙蔽。
3. 受:承蒙。蒙难。蒙尘。蒙垢。
4. 形容雨点细小:蒙蒙细雨。
5. 姓。
6. 同“艨”。
měng1. 〔蒙古族〕a.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B.蒙古国的主要民族。
- 拼音gōng
- 注音ㄍㄨㄥ
- 笔划4
- 繁体公
- 五笔WCU
- 五行木
(1)(形)属于国家或集体的(跟‘私’相对):~款|~物|~事公办。
(2)(形)共同的;大家承认的:~分母|~议|~约。
(3)(形)属于国际间的:~海|~制|~斤。
(4)(动)使公开:~布|~之于世。
(5)(形)公平;公正:~买~卖|大~无私|秉~办理。
(6)(名)公事;公务:办~|~余。
(7)(Gōnɡ)姓。
(8)(名)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:~爵|~侯|王~大臣。
(9)(名)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:诸~|张~。
(10)(名)丈夫的父亲;公公:~婆。
(11)(形)(禽兽)雄性的(跟‘母’相对):~羊|这只小鸡是~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