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书
拼音: | jiào shū |
注音: | ㄐ一ㄠˋ ㄕㄨ |
校书的意思
词语解释:
校勘书籍。
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。
唐·胡曾《赠薛涛》诗:“万里桥边女校书,枇杷花下闭门居。”
引证解释:
⒈ 校勘书籍。
引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上·傅毅》:“建初中, 肃宗博召文学之士,以毅为兰臺令史,拜郎中,与班固、贾逵共典校书。”
《三国志·蜀志·向朗传》:“年踰八十,犹手自校书。”
宋无名氏《王氏谈录·校书》:“公言校书之例,它本有语异而意通者不取可惜,盖不可决谓非昔人之意,俱当存之。”
清王筠《菉友肊说》:“刻书者,依其原本而刻之也。校书者,列各本异文,纤悉必备也。”
⒉ 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。 汉有校书郎中, 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, 隋、唐等都设此官,属秘书省。
⒊ 参阅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·薛涛》。参阅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·薛涛》。
引唐胡曾《赠薛涛》诗:“万里桥边女校书,枇杷花下闭门居。”
薛涛,蜀中能诗文的名妓,时称女校书。后因以“女校书”为妓女的雅称。亦省称“校书”。 清富察登崇《燕京岁时记·财神庙》:“每至九月,自十五日起,开庙三日。祈祷相属,而梨园子弟与青楼校书等为尤多。”
巴金《家》九:“在祖父自己的诗集里也曾有不少赠校书的诗句。”
国语词典:
校勘订正书籍。
网络解释:
校书
- 1、另外,参与该计划的其他旧金山湾区的学校书店包括莫拉加的圣玛丽学院、旧金山大学、加州州立大学东湾校区和斯坦福大学。
- 2、播,天宝中举进士,补校书郎,累授万年县丞、武功令、殿中侍御史、刑部员外郎、万年令。
- 3、廖有方,交州人。元和十一年进士第,改名游卿,官校书郎。诗一首。
- 4、“刘向于成帝之末,校书天禄阁,专精覃思。
- 5、但越缦之著述散佚状况、爱情诗词、藏书校书等未有人做研究。
- 6、高天赐接过花灯,半天也是闷嘴葫芦不吭声,正要作罢,那胖随从却出言相讥,“我家公子身为校书郎,才高八斗,想要对出这下联,也要多费一番功夫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xiào,jiào
- 注音ㄒㄧㄠˋ,ㄐㄧㄠˋ
- 笔划10
- 繁体校
- 五笔SUQY
- 五行木
xiào
1. 学堂,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:校园。校长。
2. 军衔的一级,在“将”之下,“尉”之上。
3.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:校尉(统带一校的军官)。
jiào1. 比较:校场。
2. 查对、订正:校勘。校订。校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