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伯
拼音: | jiǔ bó |
注音: | ㄐ一ㄡˇ ㄅㄛˊ |
九伯的意思
词语解释:
上古九州的方伯。方伯,诸侯之长。
泛指地方长官。
见“九百 ”。
引证解释:
⒈ 上古九州的方伯。方伯,诸侯之长。
引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五侯九伯,汝实征之,以夹辅周室。”
杜预注:“五等诸侯九州之伯,皆得征讨其罪。”
⒉ 泛指地方长官。
引唐王维《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》:“公当九伯之官,兼八使之任。”
宋王安石《谢知州启》:“谢守论功,当为九伯之冠。”
⒊ 见“九百”。
网络解释:
九伯
字义分解
- 拼音jiǔ
- 注音ㄐㄧㄡˇ
- 笔划2
- 繁体九
- 五笔VTN
[ jiǔ ]
1.数目,八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玖”代):九归。
2.泛指多次或多数:九死一生。九霄云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