窥见一斑
拼音:kuī jiàn yī bān
注音:ㄎㄨㄟ ㄐ一ㄢˋ 一 ㄅㄢ
词性: 成语

窥见一斑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指只了解了一星半点。

引证解释:

⒈ 犹言了解一二。参见“窥豹一斑”。

《高子遗书·会语九八》:“一向不知阳明、象山学问来歷,前在舟中似窥见其一斑。”
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音律》:“予童而习之,於今老矣,尚未窥见一斑。”
关德栋《<山歌>序》:“明代吴中山歌的风靡流布,还可以从明代小说中的描写窥见一斑。”

国语词典:

从管中望豹,只见其身上的一块斑纹。语本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方正》:「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」后比喻由小见大或未能全面观照。

网络解释:

窥见一斑

  • 窥见一斑,读音是kuī jiàn yī bān,是汉语词汇,出自《高子遗书·会语九八》,解释为指只了解一二。
  • 窥见一斑的近反义词

    近义词

    • 1、而他们和其他球员对篮球的态度,从这个行为习惯上就可以窥见一斑
    • 2、虽然并没有看到方绍的真实修为,但由此依然可窥见一斑
    • 3、郑家在长安的威势由此也可窥见一斑
    • 4、这世风日下,自此倒是可以窥见一斑
    • 5、心知这洞府必定不是一个神仙洞府,均是凭这股钟灵之气,便可窥见一斑
    • 6、这个传闻不知真假,但是也可以从中窥见一斑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kuī
    • 注音ㄎㄨㄟ
    • 笔划1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WFQ
    • 五行

    (动)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;暗中察看:~探|~测。

    • 拼音jiàn,xiàn
    • 注音ㄐㄧㄢˋ,ㄒㄧㄢˋ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MQB
    • 五行

    jiàn

    1. 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

    2. 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

    3. 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

    4. 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

    5. 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

    6. 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

    7. 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

    xiàn

    1. 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

    2. 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
    • 笔划1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GLL

    (1)(数)数目;最小的正整数。

    (2)(形)同一:~视同仁|咱们是~家人|咱们~路走|这不是~码事。

    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
    (4)(形)全;满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
    (5)(形)专一:~心~意。

    (6)(副)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;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

    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|笑~笑。

    b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
    c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。

    (7)(副)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;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结果):~跳跳了过去|~脚把它踢开。

    (8)(副)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
    (9)(助)〈书〉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:~何速也|为害之甚;~至于此!

    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
    • 拼音bān
    • 注音ㄅㄢ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YG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斑点或斑纹:红~|黑~。

    (2)(形)有斑点或斑纹的:~马|~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