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山举鼎
拼音: | bá shān jǔ dǐng |
注音: | ㄅㄚˊ ㄕㄢ ㄐㄨˇ ㄉ一ㄥˇ |
词性: | 成语 |
拔山举鼎的意思
词语解释:
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。语出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"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。"又:"力拔山兮气盖世。"
引证解释:
⒈ 同“拔山扛鼎”。
引《秦併六国平话》卷下:“籍是时年方二十四,力敌万夫,有拔山举鼎之威。”
《黑籍冤魂》第一回:“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,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,铜浇铁铸的罗汉,只要烟癮一发,顿时骨软精酥,连一些气力都没有。”
国语词典:
比喻力大无比。参见「拔山扛鼎」条。
网络解释:
拔山举鼎
- 1、冷兵器时代个人武力的巅峰,拔山举鼎的霸王,就这么被我轻轻的点了一下变成了植物人?“为公子报仇!”。
- 2、张辽、许褚、李典、乐进四武士,拔山举鼎比马武与岑彭。
- 3、三千将士全副武装,全军有拔山举鼎,凤翥龙翔之势。
- 4、伴随着牛车吱吱嘎嘎的摇摆晃动,林燕生觉得自己整个人猝然变成了一只跌进烂泥坑里的蚂蚁,纵有拔山举鼎之力,都不可能再从这儿爬出去了。
- 5、经过兽魂之力的淬炼,周易骨骼的强韧已直逼窥灵境界,一提脚就有一种无以伦比的轻盈,一抬手就有拔山举鼎的力度。 ()
- 6、因自己力能拔山举鼎,在战场上所向无敌,便不再重视人才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bá
- 注音ㄅㄚˊ
- 笔划8
- 繁体拔
- 五笔RDCY
- 五行水
(1)(动)抽出;拽zhuài出:~刀|~牙|~草。
(2)(动)吸出:~毒|~火罐。
(3)(动)挑选:选~|提~。
(4)(动)攻取:~据点。
(5)(动)超出;高出:~尖|出类~萃。
(6)(动)起动:~步|~脚|开~。
(7)(动)把东西放在水里泡。
- 拼音shān
- 注音ㄕㄢ
- 笔划3
- 繁体山
- 五笔MMMM
- 五行土
(1)(名)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~。
(2)(名)形状像山的东西:冰~。
(3)(名)蚕蔟:蚕上~了。
(4)(名)指山墙:房~。
(5)(名)姓。
- 拼音jǔ
- 注音ㄐㄩˇ
- 笔划9
- 繁体舉
- 五笔IWFH
- 五行木
(1)(动)往上托;往上伸:~重|~手|高~着红旗。
(2)(动)举动:义~|壮~|一~一动|一~两得。
(3)(动)兴起:义~|~兵|~火。
(4)(动)〈书〉生(孩子):~一男。
(5)(动)推选;选举:推~代表|公~他做学习组长。
(6)(名)举人的简称:中~|武~。
(7)(动)提出:~例。
(8)(副)〈书〉全:~座(所有在座的人)|~国欢腾|~世闻名。
与拔山举鼎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