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凹里砂糖
拼音:bí āo lǐ shā táng
注音:ㄅ一ˊ ㄠ ㄌ一ˇ ㄕㄚ ㄊㄤˊ

鼻凹里砂糖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喻可望而不可即之物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喻可望而不可即之物。

元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一折:“抹一块鼻凹里砂糖,流两行口角底顽涎。”
元曾瑞《斗鹌鹑·风情》套曲:“假真诚好话儿亲曾验,鼻凹里砂糖怎去餂。”
亦省作“鼻凹糖”。 《雍熙乐府·点绛唇·子弟收心》:“燕不下口内涎,餂不着鼻凹糖。”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ㄅㄧˊ
  • 笔划14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THLJ
  • 五行

(1)(名)(~子)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;也是呼吸通道:~孔|~腔|~涕。

(2)(名)〈书〉开端:~祖。

  • 拼音āo
  • 注音ㄠ,ㄨㄚ
  • 笔划5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MMGD

āo

1. 周围高,中间低,与“凸”相对:凹凸不平。凹透镜。凹版印刷(印刷术之一,与“凸版印刷”相反)。

1. 同“洼”(用于地名):碾子凹(在陕西)。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ㄌㄧˇ
  • 笔划7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JFD
  • 五行

[ lǐ ]

1.(~儿)衣服、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;纺织品的反面:被~儿。衣服~儿。这面是~儿,那面是面儿。

2.方位词。里边(跟“外”相对):~屋。~圈。往~走。

3.街坊:邻~。~弄。

4.家乡:故~。乡~。

5.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

6.姓。

7.长度单位,1市里等于150丈,合500米。

  • 拼音shā
  • 注音ㄕㄚ
  • 笔划9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DITT
  • 五行

[ shā ]

1. 同“沙”:砂粒。砂纸。砂轮。翻砂(铸造器物的工作)。砂糖。

  • 拼音táng
  • 注音ㄊㄤˊ
  • 笔划16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OYVK
  • 五行

(1)(名)人体内产生热能的主要物质:血~|葡萄~。

(2)(名)食用糖的总称:蔗~|砂~。

(3)(名)糖果;食品:~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