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明
拼音:kè míng
注音:ㄎㄜˋ ㄇ一ㄥˊ

克明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《书.尧典》:'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。'孔传:'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,以睦高祖玄孙之亲。'克明,能明。后亦用作歇后语,谓任用贤能之士。
能察是非。
谓能尽君道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克明,能明。后亦用作歇后语,谓任用贤能之士。

《书·尧典》:“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。”
孔传:“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,以睦高祖玄孙之亲。”
南朝齐王融《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:“克明之旨弗远,钦若之义復还。”

⒉ 能察是非。

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貊其德音,其德克明,克明克类,克长克君。”
郑玄笺:“照临四方曰明。”
朱熹集传:“克明,能察是非也。”
晋陆机《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》:“篤生我后,克明克秀。”

⒊ 谓能尽君道。

《书·伊训》:“居上克明,为下克忠。”
蔡沉集传:“居上克明,言能尽临下之道。”

国语词典:

能够明察是非。

网络解释:

克明

  • 克明:老红军
  • 克明:词语解释
  • 克明 (词语解释)

  • kè míng
  • 克 明
  • 明识贤才
  • 《书·尧典》:“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。” 孔 传:“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,以睦高祖玄孙之亲。”克明,能明。后亦用作歇后语,谓任用贤能之士。
  • 南朝 齐 王融 《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:“克明之旨弗远,钦若之义复还。”
  • 明察是非
  • 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貊其德音,其德克明,克明克类,克长克君。” 郑玄 笺:“照临四方曰明。” 朱熹 集传:“克明,能察是非也。” 晋 陆机 《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》:“笃生我后,克明克秀。”
  • 能尽君道
  • 《书·伊训》:“居上克明,为下克忠。” 蔡沉 集传:“居上克明,言能尽临下之道。”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ㄎㄜˋ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QB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攻破;攻下据点;战胜。

    (2)(动)能:~勤~俭|不~分身。

    (3)(动)克服;克制:~己|以柔~刚。

    (4)(动)消化:~食。

    (5)(动)严格限定(期限):~期动工|~日完成。也作“刻”。另见kēi。

    (6)(量)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;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。旧称公分。

    (7)藏语容量单位;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。也是地积单位;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;一克地约合一市亩。

    • 拼音míng
    • 注音ㄇㄧㄥˊ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JEG
    • 五行

    [ míng ]

    1. 亮,与“暗”相对:明亮。明媚。明净。明鉴(a.明镜;b.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;c.明察)。明灭。明眸。明艳。明星。明珠暗投(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,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)。

    2. 清楚:明白。明显。明晰。明了。明确。明朗。

    3. 懂得,了解:明哲保身。不明事理。深明大义。

    4. 公开,不隐蔽:明说。明讲。明处。

    5. 能够看清事物:明察秋毫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

    6. 睿智:英明。贤明。明君。

    7. 视觉,眼力:失明。

    8. 神灵,泛指祭神供神之物:明器(殉葬用的器物,亦作“冥器”)。

    9. 次(专指日或年):明日。明年。

    10. 中国朝代名:明代。

    11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