捎马子
拼音:shāo mǎ zi
注音:ㄕㄠ ㄇㄚˇ ㄗˇ

捎马子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即马褡子。可搭于肩头或驴﹑马背上的长形厚布袋,中间开口,两端皆可盛物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即马褡子。可搭于肩头或驴、马背上的长形厚布袋,中间开口,两端皆可盛物。

老舍《樱海集·柳屯的》:“夏老头子可真急了,揹起捎马子就要进城。”
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章:“老头说着不等余永泽往里让,就背着布‘捎马’踉跄地往门槛里迈。”

国语词典:

北平河北方言。指驮在马背上的囊袋。用厚布制成,长形,中间开口,两端都可盛物的袋子。可搭在骡、马背或肩头上。

网络解释:

捎马子

  • 捎马子,可搭于肩头或驴、马背上的长形厚布袋,中间开口,两端皆可盛物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shāo,shào
    • 注音ㄕㄠ,ㄕㄠˋ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IEG
    • 五行

    shāo

    1. 顺便给别人带东西:捎带。捎话。捎信。

    2. 掠拂:“风捎鲪滴难开幌”。

    3. 芟除:“拔剑捎罗网”。

    shào

    1. 稍微向后倒退(多指骡马等):往后捎。

    2. 退:捎色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ㄇㄚˇ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CNN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哺乳动物;颈部有鬃;四肢强健;善跑;是重要的力畜之一;皮可制革。

    (2)(形)大:~蜂|~勺。

    (3)(Mǎ)姓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ㄗˇ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BBBB

    1.  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    2.  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
    3.  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
    4.  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
    5.  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

    6.  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
    7.  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
    8.  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
    9.  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    10.  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
    11.  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
    12.  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
    13.  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
    14.  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