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外之人
拼音:fāng wài zhī rén
注音:ㄈㄤ ㄨㄞˋ ㄓ ㄖㄣˊ
词性: 成语

方外之人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方外:世外。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。后指僧道。

国语词典:

称僧道等出家人。《镜花缘.第五六回》:「姪女出家多年,乃方外之人,岂可擅离此庵,尚求伯母原谅。」也作「方外之士」、「方外人」。

网络解释:

方外之人

  • 方外之人 ,读音fānɡ wài zhī rén,汉语成语,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。后指僧道。出自《庄子·大宗师》。
  • 方外之人的近反义词

    近义词

    • 1、青玄子闻言,连忙云山雾罩的答道“无上天尊,施主此言差矣,方外之人,不知何谓日月,亦不知何谓早晚,施主此言着相了。 
    • 2、在我年幼的时候,曾随爹娘远赴西域,得一位方外之人,传我几招,至此铭记于心,方才情急之下,无意使出,不料竟然如此神妙!
    • 3、那些曾经流过他的笔端,寄托着他的相思的情涛以为已是方外之人,不过是平静地将这些再念一遍,却无端勾起了回忆。
    • 4、贫僧方外之人,四大皆空,哪会有心愿未了?嗯,若是四皇子有心愿,老衲倒愿献出涓埃之力。
    • 5、阎都与诸人回岷山派庆功,方外之人聚会,只有一些瓜果珍馐,和成瓶瓶的玉酿,几长桌案一摆,四五个蒲团丢放,友人知己居于一起,倒是潇洒自在。
    • 6、这些叶倾禾不知道,身为方外之人,无关紧要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fāng
    • 注音ㄈㄤ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YGN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四个角都是90°的四边形:正~形。

    (2)(名)乘方:平~。

    (3)姓。

    (4)(名)方向:东~。

    (5)(名)方面:正~。

    (6)(名)地点、地区:~言。

    (7)(名)方法:药~。

    (8)(形)正直:品行~正。

    (9)(副)正在;正当:~才。

    (10)(量)用于方形东西:几~木头。

    • 拼音wài
    • 注音ㄨㄞˋ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H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外边;外边的

    (2)(形)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:~地|~省。

    (3)(名)外国:~币|~钞。

    (4)(名)称母亲;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:~婆|~甥女。

    (5)(形)关系疏远的:~族|~人。

    (6)另外。

    (7)以外:郊~|局~。

    (8)非正式的;非正规的。

    (9)戏曲角色;扮演老年男子。

    • 拼音zhī
    • 注音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PPP
    • 五行

    [ zhī ]

    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    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    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    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    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    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    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    • 拼音rén
    • 注音ㄖㄣˊ
    • 笔划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WWW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~|女~|~们|~类。

    (2)(名)每人;一般人:~手一册|~所共知。

    (3)(名)指成年人:长大成~。

    (4)(名)指某种人:工~|军~|主~|介绍~。

    (5)(名)别人:~云亦云|待~诚恳。

    (6)(名)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这个同志~很好|他~老实。

    (7)(名)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~不大舒服。

    (8)(名)指人手、人材:我们这里正缺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