旗旐
拼音:qí zhào
注音:ㄑ一ˊ ㄓㄠˋ

旗旐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亦作"旗旐"。 2.旌旗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亦作“旂旐”。旌旗。

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:“其车三千,旂旐央央。”
明李东阳《拟古出塞》诗之三:“军行视旗旐,闻向黄河曲。”
明徐复祚《投梭记·却说》:“扬旗旐,指挥若定天吴扫。”

网络解释:

旗旐

  • 旗旐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qí zhào,指旌旗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ㄑㄧˊ
    • 笔划1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TAW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旗子:国~|红~|挂~。

    (2)(名)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;后泛指属于满族的:~人|~袍。

    (3)(名)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;相当于县。

    • 拼音zhào
    • 注音ㄓㄠˋ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TIQ

    1.古代的一种军旗。上面画着龟蛇。

    2.俗称魂幡。出丧时,在灵柩前引路的旗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