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瘅
拼音:xiāo dān
注音:ㄒ一ㄠ ㄉㄢ

消瘅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病名。

引证解释:

⒈ 病名。。

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凡治消癉仆击,偏枯痿厥,气满发逆,甘肥贵人,则高梁之疾也。”
王冰注:“消,谓内消;癉,谓伏热……故热气内薄,发为消渴。”
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肺消癉也,加以寒热。”

网络解释:

消瘅

  • 消瘅,是一种疾病名。出自《灵枢·五变》、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等篇,是一种高消耗疾病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xiāo
    • 注音ㄒㄧㄠ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IE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消失:烟~云散|冰~瓦解。

    (2)(动)使消失;消除:~毒|~炎|~肿。

    (3)(动)度过时间;消遣:~夜|~夏。

    (4)(动)〈方〉需要(前面常带“不、只、何”等):不~说|何~三天。

    • 拼音dàn,dān
    • 注音ㄉㄢˋ,ㄉㄢ
    • 笔划1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UUJF
    • 五行

    dàn

    1. 由劳累造成的病。

    2. 憎恨:彰善瘅恶。

    3. 古同“疸”,黄疸病。

    dān

    1. 中医指热症:脾瘅。火瘅(即“丹毒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