摹刻
拼音: | mó kè |
注音: | ㄇㄛˊ ㄎㄜˋ |
摹刻的意思
词语解释:
摹刻
(1) 临摹并雕刻
英
(2) 指摹刻的成品
英
引证解释:
⒈ 摹写、刻石。
引宋苏轼《太虚以<黄楼赋>见寄作诗为谢》:“朱蜡为摹刻,细妙分毫釐。”
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淳化帖》:“又命于文襄摹刻上石,颁赐诸王公卿。”
⒉ 翻刻。
引宋苏轼《李氏山房藏书记》:“近岁市人转相摹刻,诸子百家之书,日传万纸。”
明郎瑛《七修类稿·辩证五·比干墓字》:“昨得本朝所辑《比干録》读之,又缺此隶字……且《铜盘铭》,《啸堂集古録》并《汝帖》所摹刻者迥有不同。”
丁福保《<历代诗话续编>序》:“《总龟》《渔隐》《玉屑》等书,卷祑甚富,而《渔隐》独展转摹刻,《玉屑》次之。”
国语词典:
摹写,刻石。
网络解释:
摹刻
- 1、从宋代开始,把前人著名书迹摹刻拓印下来,以便流传,称之为“法帖”。
- 2、刘次庄自己摹刻的石碑由于刻精致,文字书法已经达到大成之境,当时可谓乱真,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拓印次碑文。
- 3、鳞次栉比的街道宽阔无比,高大的建筑一座又一座的耸立在视线之中,摹刻着华丽花纹的墙壁,在周围空气悬浮的淡淡光点下有着某种迷人的色彩。
- 4、黑暗的房间内,在数盏幽蓝色的诡异烛火下,莉莉娅蹲在地上仔细的摹刻着血红色的魔法阵。
- 5、第三个画面,那青年已是中年,脸上被岁月摹刻,变得沧桑起来。
- 6、不想,只是拿在手中,虚轮便将符石上的纹路完整摹刻!“麒麟葬!”。
字义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