错錣
拼音:cuò zhuì
注音:ㄘㄨㄛˋ ㄓㄨㄟˋ

错錣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顶端有针刺的马鞭。错﹐通"策"。

引证解释:

⒈ 顶端有针刺的马鞭。错,通“策”。
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:“鉤饰在前,错錣在后。”
陈奇猷集释引松皋圆曰:“错、册并宜读为策……《列子释文》引许慎云:‘錣,马策端有利锋,所以刺不进也。’”

网络解释:

错錣

  • 错錣,读音为cuò zhuì,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思是顶端有针刺的马鞭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cuò
    • 注音ㄘㄨㄛˋ
    • 笔划1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AJ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不对;过失:~字。

    (2)(形)交叉:~落。

    (3)(动)互相摩擦:~牙。

    (4)(动)岔开;相互避让:~开。

    (5)(形)坏、差(用于否定式):这个戏挺不~。

    (6)(名)磨玉的石头:它山之石可以为~。

    (7)(动)打磨玉石:攻~。

    (8)涂饰镶嵌(金、银等):~金。

    • 拼音zhuì
    • 注音ㄓㄨㄟˋ
    • 笔划1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CCC

    1.古代一种顶上带铁刺的马鞭:“(马)欲退则错~贯之。”

    2.计数的筹码:“且君引~量用,耕田发草,上得其数矣。”

    3.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