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番
拼音:tǔ fān
注音:ㄊㄨˇ ㄈㄢ

吐番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 

引证解释:

⒈ 见“吐蕃”。

  • 1、直逃入吐番境内,松赞干布闻讯亲带千骑往援,结果只救出了玄策,师仁,辩机三人,从骑尽皆战死,全队覆没。
  • 2、右支出吐番以西,下丽江,趋云南,绕沾益、贵州关索,而东去沉陵。
  • 3、唐灭吐番后,波冲一系随之灭亡,南诏统一云南。
  • 4、自从唐高宗李渊八月十五那天,举着吐番人进献来的芝麻圆饼,用手指着月亮,说了一句“应将胡饼邀蟾蜍”之后,饼和月就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  • 5、太宗李世民,开疆拓土,战突厥、却吐番,开创华夏盛势景象,至今国人归故里称“汉人”,出海外称“唐人”,以之争逞民族精神。
  • 6、与慕容公子缘悭一面,教人生惆怅,但小僧从吐番万里迢迢而来,愿到慕容先生墓前一拜,以了当年心愿。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tǔ,tù
  • 注音ㄊㄨˇ,ㄊㄨˋ
  • 笔划6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KFG
  • 五行

1.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:吐痰。吞吐。吐刚茹柔(吐出硬的,吃下软的;喻欺软怕硬)。

2. 放出,露出:高粱吐穗。吐故纳新。

3. 说出:吐话。一吐为快。

1.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:呕吐。上吐下泻。

2.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:吐还不义之财。

  • 拼音fān,pān
  • 注音ㄈㄢ,ㄆㄢ
  • 笔划12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TOLF
  • 五行

fān

1. 遍数,次,回:三番五次。

2. 轮流更代:轮番。更(gēng )番。

3.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:番邦。番茄。番薯。

4. 倍:产量翻了二番。

pān

1. 〔番禺〕地名,在中国广东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