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牍
拼音: | àn dú |
注音: | ㄢˋ ㄉㄨˊ |
案牍的意思
词语解释:
案牍
(1) 公事文书
例
英
引证解释:
⒈ 官府文书。
引南朝齐谢朓《落日怅望》诗:“情嗜幸非多,案牘偏为寡。”
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事始一》:“以江西民喜讼,多窃去案牘,而州县不能制, 湛为立千丈架阁。”
刘师培《论近世文学之变迁》:“观其体製,又略与案牘之文同科,盖行文之法,固不外徵引及判断二端也。”
国语词典:
公务文书。
如:「案牍劳神」。
网络解释:
案牍
案牍的近反义词
近义词
- 1、每天日理万机、案牍劳形,短短十余年,就使武幽国呈现出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。
- 2、看着父亲,就想起来教自己读书的时刻,握着自己的手写字的时刻,案牍劳形为黄池帝国百姓操劳的时刻。
- 3、树木因为长得粗壮就被砍伐了,人因为有才能就被任用为官而案牍劳形,还常不得善终。
- 4、关于这点某甲曾说:干麽不情不愿?只要遵行譬喻,你自己就成了譬喻的一部份,也就免于案牍劳形了。
- 5、那里终年都是春天,湖面碧波荡漾,绿水环绕,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刑。
- 6、孝直在山间,心情舒爽,整个人都得到放松,无案牍之劳形,无丝竹之杂音,可以看山河秀丽,可以观长空万里,可以笑人世浮华,可以把酒临风,可以指点江山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àn
- 注音ㄢˋ
- 笔划10
- 繁体案
- 五笔PVSU
- 五行土
(1)(名)(~子)狭长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:~板|~秤。
(2)(名)(~子)案件:~子。
(3)(名)案卷;记录:~卷|病~|档~。
(4)(名)提出计划、办法或其他建议的文件:方~|提~。
(5)(名)同“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