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官
拼音:bǔ guān
注音:ㄅㄨˇ ㄍㄨㄢ

补官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补授官职。

引证解释:

⒈ 补授官职。

《史记·平準书》:“入物者补官,出货者除罪。”
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四:“文臣曰‘上书可采’,武臣曰‘军前有劳’,并补官,仍许磨勘,封赠为官户。”
清叶廷琯《鸥陂渔话·管怀珠寄夫书》:“日望夫子早日补官,同到秦中,合家完聚。”

网络解释:

补官

  • 补官是汉语词汇,拼音是bǔ ɡuān,解释为补授官职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ㄅㄨˇ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UH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添上材料;修理破损的东西;修补:~袜子。

    (2)(动)补充;补足;填补(缺额):弥~。

    (3)(动)补养:滋~。

    (4)(名)〈书〉利益;用处:不无小~。

    • 拼音guān
    • 注音ㄍㄨㄢ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NHN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、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;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。

    (2)(形)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:~办|~费。

    (3)(形)公共的;公用的:~大道|~厕所。

    (4)(Guān)姓。

    (5)(名)器官:五~|感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