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氏璧
拼音:zhào shì bì
注音:ㄓㄠˋ ㄕˋ ㄅ一ˋ

赵氏璧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亦作'赵王璧'。
和氏璧的别称。春秋时,楚人卞和自山中所得宝玉。战国时,为赵惠文王所得,故称。据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所载:秦昭王曾恃强遗书赵王,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蔺相如奉璧出使,终于完璧归赵。'赵氏璧'遂以着称,并常为后人诗文所道及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亦作“赵王璧”。 和氏璧的别称。 春秋时, 楚人卞和自山中所得宝玉。 战国时,为赵惠文王所得,故称。据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所载:秦昭王曾恃强遗书赵王,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 蔺相如奉璧出使,终于完璧归赵。“赵氏璧”遂以著称,并常为后人诗文所道及。

南朝宋谢灵运《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》诗:“空班赵氏璧,徒乖魏王瓠。”
唐李白《古风》之五十:“夸作天下珍,却哂赵王璧。”
清孙枝蔚《旅兴》诗:“贵若赵氏璧,富若猗顿囷。”
亦省称“赵璧”。 唐方干《送陈端公》诗:“随珠此去方酬德, 赵璧当时误指瑕。”
宋王安石《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并诗》:“篇终有意责赵璧,穷国恐误连城归。”
明沉鲸《双珠记·珠传女信》:“看此物既着神奇,如赵璧有完期。”

网络解释:

赵氏璧

  • 赵氏璧是一块古玉,zhào shì bì,亦作"赵王璧"。 2.和氏璧的别称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zhào
    • 注音ㄓㄠˋ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HQI

    1.周朝国名(前403—前222),战国七雄之一。在今山西北部和中部,河北西部和南部。

    2.姓。

    • 拼音shì,zhī
    • 注音ㄕˋ,ㄓ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AV
    • 五行

    shì

    1. 古代“姓”和“氏”分用。姓是总的,氏是分支,后来姓和氏不分,可以混用。

    2.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,后称呼名人、专家:神农氏。太史氏。摄氏表。

    zhī

    1. 〔阏(yān)氏〕见“阏”。

    2. 〔月氏〕见“月”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ㄅㄧˋ
    • 笔划1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NKUY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古代的一种玉器;扁平;圆形;中间有孔;美玉的通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