仿宣纸
拼音: | fǎng xuān zhǐ |
注音: | ㄈㄤˇ ㄒㄨㄢ ㄓˇ |
仿宣纸的意思
词语解释:
一种仿照宣纸的工艺做成的纸。
引证解释:
⒈ 一种仿照宣纸的工艺做成的纸。
引清沉初《清西笔记》卷二:“涇县所进仿宣纸,以供内廷诸臣所用,匠人略加矾。”
国语词典:
为国内常见的习字用纸,属吸墨纸。台湾宣纸乃仿自大陆地区安徽省宣城,性质与真宣纸极为接近,故称为「仿宣纸」。参见「宣纸」条。
网络解释:
仿宣纸
字义分解
- 拼音fǎng
- 注音ㄈㄤˇ
- 笔划6
- 繁体仿
- 五笔WYN
- 五行水
1. 效法,照样做:仿效。仿古。仿冒。仿宋(印刷字体的一种,亦称“仿宋体”)。
2. 依照范本写的字:仿影。仿书。
3. 相似,好像:仿像(仿佛相似)。仿佛(
)。二者相仿。
- 拼音xuān
- 注音ㄒㄩㄢ
- 笔划9
- 繁体宣
- 五笔PGJG
- 五行金
(1)(动)公开说出来;传播、散布出去:~德|~读|~传。
(2)(动)疏导:~泄。
(3)(动)宣召。
(4)(名)指安徽宣城。
(5)(名)指宣纸。
(6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