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制
拼音:xuān zhì
注音:ㄒㄨㄢ ㄓˋ

宣制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宣布帝王的诏命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宣布帝王的诏命。

宋蔡絛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一:“延和之赐坐而茶汤者,遇拜相、正衙、会百官,宣制才罢,则其人亲抱白麻见天子於延和,告免礼毕。”
《金史·礼志十》:“皇太子已下应在位官皆再拜,躬身,侍中宣制曰‘册某王为皇太子’。”
《明史·礼志八》:“承制官奏发皇后册宝,承制讫,由中门出,降自中陛,至宣制位,曰:‘有制’。正副使跪,承制官宣制曰:‘册妃某氏为皇后,命卿等持节展礼。’宣毕,由殿西门入。”

网络解释:

宣制

  • 宣制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xuān zhì,是指宣布帝王的诏命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xuān
    • 注音ㄒㄩㄢ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GJ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公开说出来;传播、散布出去:~德|~读|~传。

    (2)(动)疏导:~泄。

    (3)(动)宣召。

    (4)(名)指安徽宣城。

    (5)(名)指宣纸。

    (6)姓。

    • 拼音zhì
    • 注音ㄓˋ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MH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制造:~版|~币|~表|~革|~件|~冷|~品|~钱|~糖|~图|~药。

    (2)(动)拟定;规定:~定|因地~宜。

    (3)(动)用强力约束;限定;管束:~伏|管~。

    (4)(名)制度:法~|所有~。